發新話題
打印

[經驗分享→] 台灣原生種攀木蜥蜴心得(文長)

台灣原生種攀木蜥蜴心得(文長)

各位好,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分享自己在飼養攀木蜥蜴的5年間得出的一些心得,
同時給有從WB培育到CB夢想的同好作個參考。

聯絡方式:and91076@gmail.com
(我平時用的信箱,想私下問或交流可以聯絡)





前置準備

心理:攀木蜥蜴是一種領域性強、敏感、內心脆弱、不耐低溫、挑食的物種,
     並且目前的取得方式大概只有從野外抓取(除非有人培育成功),也就是只有WB個體,
     建議新人做好會經歷十次以上死亡的心理準備再來挑戰。

空間:單獨飼養的話,個人經驗是最小可以用1.5尺的魚缸,但是要進行2隻以上的同時飼養建議準備2尺或以上的空間。
     另外,要記得加蓋,雖然光滑表面攀蜥沒辦法爬,但牠們會跳,對,以30cm長的成體來說至少可以跳10~20cm,因此不要小看他們的脫逃能力,
     特別是在飼養環境相對惡劣的時候特別容易觀察到他們攀在箱頂的行為,請特別注意逃脫的問題。

必須器具:

1.        保溫器材,絕對必要的重要工具,雖然攀木蜥蜴在台灣屬於原生種,但是人工飼育條件下嚴禁冬眠的發生,一旦冬眠,牠們就會將自己活活餓到死,作者已經試過很多次,沒有成功過,這也是新人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如果有人成功請聯絡我,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

2.        攀爬架,作者有試過許多種類,包含常見的木頭、寶特瓶、竹筷、塑膠網架、泡棉、棉布….其中效果最佳的屬於棉布,它們還特別喜歡有高低落差的架子,原因後續會提及。同時記得不要使用太細緻的網子,雖然攀蜥們很喜歡鑽到網子內,但是有一次我發現有隻個體的尾巴被纏住,雖然有成功解救出來,但還是造成不小的傷害,如果沒發現估計會被困到死,給各位參考。


3.        噴水壺,或者任何可以緩慢加水的器具,因為攀蜥不喝死水,或者說天生構造上不適合(和變色龍很像),這也是必要的工具,不過準備很容易,就不特別談。

4.        飼料,攀蜥只吃活物,也有可能是我技術較差或WB個體不好馴餌….原因,總之,從我養到現在從來沒有看過攀蜥吃飼料或其他肉類。這邊特別提醒一下,如果有想要繁殖的玩家,那飼料的體型會取決於飼養空間的大小,因為停止攀蜥互相攻擊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缸中缸,這也是後面會解釋。


心得分享

    說到攀木蜥蜴,各位會先想到什麼呢? 是不是伏地挺身一樣的威嚇動作、或者台灣到處都是的原生種…..不管你想到什麼,我要先在最前面給各位一個心理建設,這貨十分難搞。如果說變色龍是爬蟲界的嬌貴、巨蜥是奢華的王族、澤龜是隨處可見的農民,那攀蜥在台灣就是大貧民村裡養的那條病狗!

    隨處可見是沒錯,但是要抓可不容易,特別是找可以不用在意別人眼光又容易捕抓的地點,這絕對是入手的第一道難關。接著,在你費盡千辛萬苦抓來後,可能會認為這就是原生種,隨便養養就….就死了!? 先不說WB個體的不穩定性,攀木蜥蜴的神經質程度絕對會讓資歷淺的玩家敬而遠之,這就是我會說他是病狗的原因;就算有良好的照顧,只要累積太多壓力還是會暴斃,因此你太關照會死、不關心也會死,要抓到良好的平衡點才能長期飼養。


    謝謝願意花時間看作者廢話到這裡的各位,大家可能會以為這是勸退文,其實作者很希望能找到願意花數十年時間來一起交流的同好,同時先讓沒有接觸過的新人(大概全世界有經驗的玩家也不多)先看看,少流點血。

以下本文:

    首先,在捕抓開始前,第一件事當然是佈置飼養環境,這邊就簡單說一下我個人推薦的環境:
採用2尺缸的話最大飼養數量不要超過3隻,並且公蜥只能投入1隻,底層我是使用木屑,因為之前試過沙子會很髒亂,放置至少2~3個高度超過缸體一半的攀爬架。我是用竹筷+破布或寶特瓶+破布製作的,因為以前當學生想能省則省,所以基本上內部裝飾全都是可以從垃圾桶撿到的東西;
    爬蟲專用的燈具我是採用之前養魚的水草燈,外加40W加熱燈泡,這玩意可貴可便宜,但一定要有,除非你只打算養一個禮拜。    最後就是蓋子,切記攀蜥成體可以鑽過3~4cm大小的縫隙,我就曾經被逃脫過多次,後來學到用烤肉網+蚊帳用網子作成箱蓋,再用重物壓緊,這些東西網上爬友應該比我厲害很多,建議可以多爬文。

    捕抓攀木蜥蜴的技巧很簡單,就是用你的手去快速且輕柔的壓住牠的尾巴,因為攀蜥不會斷尾,所以基本上抓到尾巴就十拿九穩
    但是攀蜥的視線有效距離超過20m,所以你看見他、他大部分時間也看見你了;個人的心得就是消除任何不自然動作,因為攀蜥基本上也會仰賴保護色,所以不快、不慢,最自然的步伐靠近過去,在2m前都不出手,最後一壓,就能達到突襲的效果。不過我弟說我在山林間氣息不一樣,看起來像老練的獵人散發氣場,所以我想多練習才是真的吧 ☆

    攀蜥在野外棲息常可見到在樹幹靠近地面的位置,出沒時間通常在一天中靠近中午的、最溫暖的時間,這是因為他們平常會躲在樹冠層裡休息,相對安全,然而地面食物比較豐沛,因此只有在餓肚子的時候會跑下來。
    上文提到他們喜歡高低落差大的攀爬架原因就是在這裡,同時,如果養了複數的攀蜥,可以由他們最常待的位置判斷彼此間的地位,通常最高地位的老大會佔據制高點,可以對下面一覽無遺,因此若觀察到有幾隻常處於地板或是角落,可能就是受欺負的個體,最好移出另外飼養



    而判斷攀蜥公母的方法網路上都有,我就不贅述了,但是偶爾會遇到很〝中性〞的個體(我個人就遇過不少),這時候請看尾巴根部是否有突起,不要以黃色的側線或頭冠判斷會比較恰當。

    攀蜥的成熟期大多在夏天開始,直到秋天中午都可以發現成體的蹤跡,春、冬比較常看見小攀蜥出沒,但是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因為幼體餵食難度過高,基本上需要長期有長腳捷蟻工蟻大小的活體供應(就是0.5cm左右,順便推廣養螞蟻\─ˇ─/),並且需要經常補充維生素,作者之前曾經用針頭蟋蟀挑戰過大約半年,結果後來因為有次來不及補充餓死了…..

    關於攀蜥的飲食,相信有其他爬蟲經驗的大佬都能提出更好的意見,所以我只提關鍵的部分,就是餵食頻率和安全感的控制。先前提到過,攀蜥是神經極為纖細的物種,如果一個禮拜開箱餵食超過2次,就有可能會驚嚇過度,一般玻璃缸餵食通常是由上投入,對於攀蜥來說,這剛好模擬了大型掠食者攻擊前的動作,因此會受到相當程度的驚嚇。而根據網上說法,WB個體會因為壓力過大,導致體內各種疾病和寄生蟲爆發性增長,所以壓力控管可是生死攸關的學問。
    我就不藏私直接公開,重點就是把安全的食物24小時送到攀蜥眼前,個人作法是在攀蜥的玻璃缸內擺一個觀察箱,接著在裡面養麵包蟲,因為麵包蟲威脅性極低,再加上被我限制行動範圍,讓他們想什麼時候吃都可以,蟲蟲buffet。
    原本也試過蟋蟀,但是這麼小的空間實在難以控管蟋蟀的活動,再加上蟋蟀肚子一餓會偷咬蜥蜴,所以後來索性放棄。


[ 本帖最後由 大劍兄 於 2022-3-5 15:52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感謝您的分享!!  ^^  台灣攀木蜥蜥飼養繁殖的資料不多!! (大多都是學校單位的資料!)
真的是很感動!!

TOP

感謝版大的回覆,有人回復我其實也蠻感動的,
之後有空應該會陸續補一些照片跟圖片。


看完一樓的參考,
相信大部分有心的同好都能開始養屬於自己的攀木蜥蜴,
如果是夏天抓回來的,
至少到冬天前的半年左右應該都能相安無事,
不過第二大關的挑戰現在才剛要開始,
接下來的部分是屬於長期照顧需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還請看過一樓的各位賞臉了。

營養補充


    攀蜥和其他爬蟲類一樣,需要補充鈣質和其他維生素,市面上應該有許多產品可以選,我必須先聲明,自己沒有真的特別研究。
最麻煩的部分在於使用上述的餵食法後,攀蜥會變得十分挑食,因為麵包蟲太好吃了,之後再餵蟋蟀或其他種類的活體都有可能不會感興趣。

    因此我自己採用的是把稀釋過的維他命融在水中,每次噴水給他們的時候就可以不知不覺的補充,一個月大概補充1~2次。
對了,這邊再強調一次,攀蜥不喝死水,所以放水盆在裡面他們是不會喝的,頂多天氣太熱進去泡泡水,要餵水請用噴水壺或滴水的方式,在野生環境下,他們只信任雨水,大概也是演化出來的本能吧。
這個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雖然他們越來越胖的問題目前暫時無解,不過至少不會因為鈣質不足畸形或脫皮失敗...

          餵食喝水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iGHQdYSTM


過冬

    對於大部分飼養WB個體的玩家來說,冬天無疑是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WB個體已經習慣在冬眠前吃一大堆東西來增肥,但是人工飼養環境下,他們不會這樣做,因此一冬眠就會直接把自己餓死
    這一點一直到我養死到第3隻才發現,他們在人工環境下會自己節制進食量(比我還有自制力),可能是為了維持體態好應付各種潛在危險;但是我其實目前發現他們越來越胖,可能是我把環境控制到比較安穩了,就開始放心吃喝??
    重點就是,冬天的時候要開加熱燈或加熱板,我個人是用40W的燈泡,盡量維持在20℃以上,對攀蜥來說會是比較理想的溫度。

[ 本帖最後由 大劍兄 於 2022-3-5 15:55 編輯 ]

TOP

健康管理


    對我來說,最常遇到攀蜥死亡的原因由高到低列表大概會如以下幾點:

1.        不知名疾病
2.        被其他攀蜥欺負壓力過大
3.        寧死不吃
4.        失蹤

    首先,簡單針對各點進行說明  

1.        不知名疾病:這絕對是所有養爬寵的共同噩夢,常常發現自己的小夥伴哪天就開始拒食,慢慢衰弱下去,最後等到症狀出現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沒錯,那怕是再有經驗的玩家,疾病都是難以避免的,只能盡量去減少發生的機率;而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攀蜥最常罹患的疾病有兩種,目前我依然不知病名(所以我會用特徵去叫它),但是有以下幾點特徵。

1-1.        黑眼圈病:最早期的發病會出現在活動力上,明明上個禮拜還活碰亂跳,今天看起來明顯失去活力,常常趴在某處不動,和冬天懶散的樣子很像;再進一步會發現攀蜥眼睛周圍的黑眼圈明顯變深、眼袋變垂,這時候已經到了很危險的程度,必須隔離作集中藥物治療,我曾有使用稀釋過的碘酒配合維他命水補充救活過一次;最終階段就會全身無力,抓牠還會趴在你手上,看起來雖然很乖很聽話,但是基本上沒救了,通常是衰弱致死。

1-2.        惡性囊腫:好發於眼睛周邊到脖子附近,早期的症狀是攀蜥眼睛會睜不開、或者變成瞇瞇眼,通常只會出現在一邊,這時候,攀蜥會傾向用另外一側看你,因為另一隻眼睛已經看不清楚;中期和黑眼圈病相似,失去食慾、活動力下降,就算伸手進去也常常不會馬上逃開;最終階段則會在發病部位出現一顆囊腫,顏色偏紅、但摸起來不軟,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攀蜥整個頭部無法行動,同樣也是早期發現需緊急治療並清潔傷口,否則中期之後很難救活。



2.        被其他攀蜥欺負壓力過大:這是只有在放入複數攀蜥的時候才會發生的情況,通常受欺負的個體不會被真的咬傷或抓傷,但會找地方躲起來,甚至是躲到餓死。這種情況對我來說是第二容易發生,主要是因為我一開始就以繁殖為目標去搞,養單隻不需要擔心。

3.        寧死不吃:這是WB個體的通病,一樣的環境、一樣的飼養條件,但就是有些個體死都不開口…….;聽說蛇類特別容易遇到,我個人是把這情況稱為〝神經質〞,最常出現在母攀蜥上,這邊順便提一下,在野外捕抓攀蜥時,我感覺 ♂:♀=8:1左右,可能是因為公的婚姻色特別明顯,加上需要彰顯自己以吸引雌性,所以才會比較容易發現。


4.        失蹤:同樣和攀蜥的個性有關,因為他們喜歡高的地方,所以會拼命往上爬,而大部分容器的開口都在上方,只要一有縫就會鑽出去,然後失蹤了就找不到,跟3.一樣都是新手很常遇到的問題之一。

    講完常見的問題,該輪到解決辦法了,不過我要先從2.、3.和4.開始,因為這些問題基本上我已經完全解決,而解決方法請參考一樓最後的buffet食物供給法。絕對不開玩笑,只要想辦法解決食物問題,再神經質的攀蜥都可以被馴養得服服貼貼,儘管還是野性十足,但是自從我採用這種方式後,完全沒有發現過逃脫或欺負的問題,甚至連抓上手的時候都不會想咬人。兩隻公的可能還是不行,但是一公兩母只需要2尺缸就能養到交配(////),抱歉我太激動了,回到主題。

    關於1.的疾病問題,我認為主因是來自壓力控管的飼養法,當然,這在短期內(~半年)是不會發現的,可是時間一久,飼養缸內的糞便、食物殘渣、底材…都會開始變質。而攀蜥又喜歡喝從缸壁留下來的水,環境一髒就會把細菌、病原體都吃下肚,更不用說皮膚還會長時間接觸,因此我目前習慣會幫他們洗澡,方法如下:

    準備一個乾淨的臉盆(我都是用自己洗臉的洗手台),高度至少要20~30cm以上,邊緣光滑更好;接著,調配給嬰兒用的洗澡消毒藥水,就和人類的比例差不多就好,為避免打廣告,我就只說是橘色的濃縮液;水溫控制到比室溫高大約2~5℃,硬要說的話就是25~30℃左右,千萬不要在夏天用熱水、冬天用冷水這種極端。

    接著就可以放攀蜥進去啦,整個過程他們會一直掙扎,但是沒關係,就是不要強迫他們做動作都還好;建議泡澡盆裡可以放個海綿,水位大概放到他們肚皮以下,剛好不會浮起來、又可以泡進水裡是最適合的;泡澡時間也不宜太久,最好控制在半小時內,不然壓力也會變大。

    最後就是把攀蜥們都用清水洗淨,抓出來後再用衛生紙擦乾,切記不要用吹風機,溫度沒控制好很容易有反效果;我平均大概一個月幫他們洗一次,洗過之後開一下加熱燈烤乾。這樣做之後,可以發現疾病發生頻率明顯下降,不過並不能根絕,我目前還在計畫要用電湯匙做蒸氣浴室,之後如果又生病就可以蒸藥浴,搞定之後看看有沒有機會再補上。

洗澡影片:https://youtu.be/Q-BqDHiykjs
(內有稍微說明)

[ 本帖最後由 大劍兄 於 2022-4-30 22:05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