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品種資訊→] 國外文章 -- 馬達加斯加綠守宮......BY borhuah

國外文章 -- 馬達加斯加綠守宮......BY borhuah

最近再幫朋友農場的解說員編寫員工講義,
因此有空時就針對農場所展示的物種找些國外文章翻成中文給他們看,
希望能增加他們解說時的深度,
在此也順便和同好們分享 :

這次的文章是出於Reptilia爬蟲雜誌網站上的樣品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抓下來看看(有漂亮的圖片)
http://www.reptilia.net/articulos_ing/034.pdf

本文章是針對馬島綠守宮下的P. m. boechmei亞種做介紹, 但作者說本亞的飼育難度最高,此外,文內所寫的飼育方式, 應該也可套用於其他三個亞種(可能溫溼度要稍做調整), 因此我就選此篇做翻譯了, 有翻錯之處還請見諒:
=============================================
以下文翻譯文章
=============================================

前言
馬達加斯加日守宮(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 Gray, 1831) 包含了四個亞種:P. m. madagascariensis、P. m. garndis、P. m. kochi以及P. m. boehmei。除了P. m. boehmei這個亞種,其他三個亞種都很容易飼養,也很適合做為新手的入門品種。P. m. boechmei在原產地的海拔比起其他三個亞種要高的多,當地溫度及溼度的波動很大,因此很難以人工模擬相似的飼養環境

分佈及棲地
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 boechmei Meier, 1982這個亞種起先是靠著自馬達加斯加中部Perinet (Andasibe)區域所採集到的樣種而發表的。這個亞種也曾在Ranomafana及Lohariandava這兩個地方被發現。本亞種生活於海拔800至 1200公尺處。當地的年溫差十分的顯著:最冷的月份氣溫會降至14℃,而最熱的季節氣溫可達到22℃。雖然白天的氣溫在一年中都大至不變,但冬天時夜晚的氣溫會下降許多。
我曾在2000年的3~4月探訪P. m. boechmei的產地。在早上8點的時候,當地的氣溫約為 8~10℃。但太陽出來之後,溫度會很快的上昇到27℃。相對溼度會隨著溫度上昇而下降,並在正午時到最低點(約60%)。而晚上十點的時候,相對溼度又會上昇至90~96%。
當地的林相主要為原始的雨森。但是很不幸的,因為人類的砍伐,馬達加斯加島上雨林的面積正逐年縮小。P. m. boehmei之前可能廣泛地分佈於馬達加斯加的西部區域。在Perinet這個區域有三個國家公園,但就算是生活在這些國家公園內的動植物也非真正的安全。我獲悉這個區域的暱稱為“寵物交易中心”。
P. m. boechmei這個亞種通常可在大樹的樹幹上被發現。我們有時也可以在旅人蕉上(Ravanela madagascariensis;譯者:旅人蕉的名稱是因為其葉鞘藏有大量水份,旱漠旅遊人士可由此植物取水止渴)或荒廢建築的牆壁上發現他們。

外觀特徵
P. madagascariensis在本屬中是屬於大體型種類。P. m. boehmei的成體可達22~24 cm,肛吻長約為11~12 cm。本種的體色為鮮綠色,但有時在體側和尾部會帶點藍綠色。身體上分佈有紅點,有時由頸部到前肢呈直線分佈。在口鼻處有一V字型的紅色斑塊,有時紅斑會破碎成小點狀。有一紅色帶狀斑由鼻子至眼睛延伸,通過耳部,最後在頭部相交。通常還會有第二條和過眼紅帶呈平行分佈的紅帶通過頸部。這些位於頭部的紅帶,在其他三個亞種的分佈型式也都不相同。本種的腹部為藍灰色。
P. m. boehmei這個亞種有一個特點,就是其粒狀鱗片間的皮膚是黑色的。這也是區別本亞種和其他三個亞種的最好方法,因為其他三亞種粒狀鱗片間的膚色比起P. m. boehmei要淡的多。這些守宮的體色能隨著他們的心情和活動而快速的在深淺之間改變。
初生的P. m. boehmei體色上和成體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幼體的腹部為棕紅色,而尾部側下方為鮮紅色。相反的,原名亞種(P. m. madagascariensis)的幼體和成體則有顯著的不同。P. m. madagascariensis的初生個體的腹部為黃色,背部有一連串交叉的紅帶,並有許多白點由頸部向身體中段延伸分佈。其尾部也有交叉的紅帶分佈。
任何一個亞種的幼體之間都多少有些差異(大多是差在紅色的多寡)。不過,所有的幼體都和成體一樣在頭上有著相同的紅帶。

飼育環境
如果你了解P. m. boehmei的原生環境的話,飼育這個亞種其實也不是那麼的困難。因為本亞種的體型比較大,所以你需要提供他一個比較大的生活環境。一個50 cm長 x 50 cm 寬 x 50 cm 高 的容器就足夠飼養一對成體了。我在箱內鋪上10 cm深的樹皮做為底材。因為本亞種在夜晚需要高溼度,因此我每天傍晚都會將底材噴溼。在飼育容器內必需種植許多植物,也需要放置需多可供他們攀爬的物品(請注意,他們是樹棲型的守宮)。舉例來說,百合科、鳯梨科及千年蕉等都是合適的植物。我們常利用竹子來佈置飼育環境給他們攀爬。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種類的樹枝或是木片來造景,以創造出更合適且更吸引人的飼育箱。但別忘了要在加熱燈旁放置一兩根直立的樹枝以讓他們取暖。
如果你想用竹子來佈置你的飼育箱,竹子的內徑需稍大於你所飼養的綠守宮的腰圍。如此,竹子也可以充當他們躲藏及下蛋的地方。請確定你的飼育箱內有足夠的躲藏區域,一隻綠守宮至少要分到一區。你可以在每個竹節上都用鋸子開一個小口以利他們進入。此外,如果你先將竹子劈開,再將他們綁起來放入飼育箱,在你要採卵時會容易的多。
飼育容器必需要有合適的通風。空氣必需要能過流通,但也不能太通風而造成整體環境水份的快速散失。投資點小錢買一個溼度計來偵測溼度,可大大的增加你的動物的福利。飼育環境內的溼度在白天必需在60%,到了晚上則需要增加到90%。
提供飼育環境合適的照明對於成功飼育綠守宮的任何一個亞種都是非常重要的。光照的重要因子有:顯色指數(CRI / color rending index),紫外線,色溫(kelvin units)及亮度。我的每一個飼養容器都裝有兩個螢光燈泡。其中一個的CRI為98,色溫為6500K。這個燈泡能散發大量的光線,可讓綠守宮顯現出最佳的色彩,不過它卻無法散發UVB。所以我所用的另一個燈泡,雖然無法制造出最適合的光線,但他卻必需能提供動物所需要的UVB。此外我還用了一個20瓦的鹵素投射燈來提供綠守宮取暖。飼育箱內日間的溫度為22~26℃,而在投射燈下的熱點為30℃。到了晚上,燈全部關掉後,溫度會降至20℃左右。從二月到十一月,我每天開燈14個小時。在十二月和一月時,我把光照期減少為十個小時,並且把投射燈關掉。因此,在冬天的時期(十二月和一月),日間溫度的最高溫約為26℃,到了晚上,溫度則降至15℃。在這段低溫的時期,母守宮會停止產卵,他們可趁著這段休息的時間在體內儲存脂肪,以供下一階段的繁殖期使用。

飲食
P. m. boehmei可依照餵食本屬其他種類的方法飼養。你可以蟋蟀做為昆蟲類型的主食。不過,請避免餵食麥皮蟲(Tenebrio)及超級麥皮蟲(Zophobas),因為他們都含有過量的脂肪,且不容易消化。其他的食物(例如水果)也是綠守宮飲食中重要的一環。你可以用所有具有甜味的水果來餵食綠守宮,不過木瓜、香蕉、桃子和芒果是他們的最愛。為了提供多樣化的食物,偶爾你也可以提供他們優格。我一個星期餵食我的綠守宮三次,二次餵昆蟲,一次餵水果。我都會先把昆蟲沾上綜合維生素再餵食我的守宮。

繁殖
如果你依照上面的條件去飼養你的綠守宮,你就很有機會成功的繁殖本物種。一年之中,第一批蛋通常會出現在三月底。通常綠守宮一次會生兩顆蛋殼相連的蛋,且他們通常會將蛋產於竹子內或是百合科及其他植物的葉間。P. madagascariensis和他種的守宮不同,他們不會將蛋黏貼於物體的表面。一隻母的綠守宮在正常的條件下,一年約可生蛋5~7次。
如果你將蛋放在28℃的孵化箱內,他們會在55天左右孵化。同一胎產的蛋大多會在同一天孵化,但有時孵化期會差1~3天。初生的綠守宮身長約為55 mm。我會把新生的幼體留在孵化箱內直到他們第一次脫皮為止。新生的守宮會被分別飼養於小容器中,溫、溼度則控制在和成體相同的條件下。幼體並不會比成體難照顧,且大多數的幼體都會正常的進食及順利的成長。不過P. m. boehmei的飼養者大多都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幾乎很難繁殖出公的綠守宮。以我的經驗來說,我已經成功的孵化出了31隻幼體,但竟然沒有一隻是公的!這個問題也出現在Phelsuma屬的其他種類上面。希望在測試其他孵化的條件後,可以發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因為Phelsuma屬內的所有物種都受CITES的規範,且只有四種野生的個體准許出口,如果我們想要持續的飼養這些守宮的話,我們一定要儘快的研究出如何繁殖公的個體。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再一直依賴捕抓野生的個體來提供我們繁殖或收藏的需求。

參考文獻
1.BARTLETT, R. D., and P. BARTLETT. 2001. Day Geckos.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 Hauppauge, New York.
2.CHRISTENSON, L. and G. CHRISTENSON. 2003. Day Geckos in Captivity. Living Art Publishing, Ada, Oklahoma.
3.HALLMANN, G., J. KRUGER, and G. TRAUTMANN. 1977. Faszinierende Taggeckos. Natur und Tier – Verlag, Munster, Germany.
4.MCKEOWN, S. 1993. The General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Day Geckos. Advanced Civarium System, Escondido, California.
5.INTERESSENGRUPPE PHELSUMA www.ig-phelsuma.de.

[ 本帖最後由 小朋 於 2006-11-20 20:25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