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時事新聞→]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氾濫 學者:防治之道在保護原始生態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氾濫 學者:防治之道在保護原始生態

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10月8日 上午11:20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氾濫 學者:防治之道在保護原始生態
本報2013年10月8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在台灣幾處繁衍成群,最近監測資料顯示,花蓮七星潭一帶平均1公頃約4500隻沙蜥,可能讓當地生態系單調化。學者指出,保護原始棲地,才是杜絕外來種的根本之道。

外來種防治之道:保護原始棲地

「保護好台灣的原生生態系,像森林生態系是非常重要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指出,台灣平地外來種這麼猖獗,是因為環境被破壞,一旦土地開墾,原來蓊鬱的林相破壞,陽光透進來,就給一些具有向陽性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沙蜥生存繁衍的機會。

「外來種防治之道就是改變棲地環境」。楊懿如說,維持能提供多樣化生物棲地及生物多樣性高的原始森林、次生林、濕地等環境,是防治外來種的方式。當平地開發,原生物種無法適應這種干擾,就會消失或退縮到森林,平地的棲位就空下來,讓外來種有機可趁,缺乏天敵、食物足夠、適應良好,於是就大量繁殖稱霸一方,排擠僅剩的原生種。

如果多一點樹林、森林等棲地較多樣化的環境,對於控制外來種可能會有幫助。楊懿如指出,生物多樣性高的原始森林外來種問題通常都不大,如果棲位沒有空出來,外來種進來也可能被排擠掉。 外來種監測控制要持續

由楊懿如研究團隊進行的沙氏變色蜥(沙蜥)監測計畫,發現花蓮縣從新城鄉的七星潭四八高地、空軍花蓮基地、碧雲莊、南華社區、銅蘭自行車道,一直到壽豐鄉的東華大學,都發現沙氏變色蜥,其中南華社區與銅蘭自行車道沙蜥族群數量推測已經消失,或僅剩少數族群量;碧雲莊族群穩定,未見擴散;七星潭和東華大學則有擴散的跡象。

花蓮林管處於上周舉辦專家顧問會議,會議結論包括持續監測移除,加強當地社區宣傳、通報;劃出防火線,使沙蜥無法往外擴散。利用天敵,例如蛇、雞等進行控制,會比人為移除來得仔細。

楊懿如表示,沙蜥雖未證明有明顯危害,不過外來種普遍有競爭排擠、生態系簡單化、疾病傳播等現象。以花蓮七星潭幾個樣點計算,1公頃高達4500隻,單位數量過高,對台灣原生蜥蜴必然造成競爭排擠現象;而捕食原生物種,更可能影響生態系,導致物種簡單化。此外,從沙蜥個體身上驗出有內、外都有寄生蟲,對於共域的生態系不無影響。

其實沙蜥的天敵很多,鳥類和蛇類都是主要的天敵,幾處沙蜥入駐的棲地,雖有蛇類,但不多,而且蛇不需要吃太多東西,靠蛇來捕食緩不濟急;鳥類包括紅尾伯勞鳥、八哥、大卷尾、黑冠麻鷺,但這些物種族群數不足以應付沙蜥的數量。因此建議,以擋板圍起來用雞捕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比較省力,因為人只能看表面,雞連草地、葉片下的地方都搜尋,比人類更仔細。

沙蜥本身為變溫動物,適應環境能力強,搭上便車客運、飛機,就四處擴散。長途旅行沒問題。而苗木很有可能是媒介,讓沙蜥得以附著移動。 苗木管理應更嚴謹

明明從野外帶回家的是白花紫蘇的幼苗,放到水裡一天,赫然發現毛毛蟲在水裡泅泳。這只是動物透過苗木移動的例子之一,苗木常附著各種生物,是外來種潛在的來源,包括紅火蟻、斑腿樹蛙,都極可能隨著苗木進入台灣,又隨著苗木在全台流竄。楊懿如說,雖曾建議苗木移動前應該消毒,可惜此項建議執行上不容易。

這幾年楊懿如追查外來種入侵的管道,發現極可能都與苗木、農作物移動有關,在苗木移動過程中,有可能就將西部的物種帶到東部。若是連土帶,就會將土壤中小小的生態系都帶走。不僅是種苗場,一般民眾也可能從外面隨手挖回種苗,附著外來種的卵而不自知。

「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不要帶土,整株洗乾淨。」楊懿如認為,有些地方都應該做一些簡單的檢疫、隔離才移進來。例如,有些園區、公園要種植大批花木,這些花木都應經過事前的檢疫,確認安全才能移進來;民眾無論是從園藝行或野外攜回,能把植物全株清洗乾淨,不附著土壤是最安全的。 嘉義三界埔:與沙蜥共處

沙氏變色蜥原產古巴與巴哈馬。名列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百大入侵種之一。2000年首先在嘉義縣水上鄉的三界埔發現,2008年於花蓮七星潭地區也發現野外族群,但實際進行監測控制計畫,則是2009年才開始。一開始林務局期待能完全根除沙蜥,於是編列預算,鼓勵民眾以橡皮筋射昏沙蜥,再以福馬林人道撲殺;價錢從每隻20元、10元、5元不等,但因族群數量比預估的多,導致經費、人力都不足。經過3年計畫,評估仍有需要圍堵邊緣地區避免擴散,因此仍提供每隻3元的獎勵金。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真理大學生態觀光經營學系講師莊孟憲進行相關計畫。

莊孟憲表示,嘉義部分地區因沙蜥族群數密度高,預估仍有15萬隻之多,已經無法完全根除,需與沙蜥共處;不過邊緣地帶仍持續需移除,避免擴散。沙蜥除了透過道路擴散,溪流也是沙蜥遷移的路徑,八掌溪流域幾乎都可見其蹤跡,應留意河流周圍的生態環境。此外,苗木移出常是導致外來種擴散的方式。 應以生態觀點正視外來種議題

入侵外來種防治在世界各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台灣外來種入侵問題存在已久,若非紅火蟻對人體產生侵害,台灣那麼多外來種問題恐怕難以引起關注。許多外來種的引入一開始都是基於有用、好吃,更多來自寵物棄養,因此牠們大多很可愛,對人類沒有影響,就覺得無所謂,忽略了對生態系其他成員的殘害。楊懿如指出,這顯示台灣社會對於生態系的了解不足,仍停留在園藝景觀的概念,只要有生物、漂亮就好。

楊懿如說,台灣保育工作做得很不錯,不過民眾不能只將保育著眼於個別物種的保育,而需以生態系的概念來看物種扮演的角色。「外來種會使生態系簡單化,繼而帶來連鎖反應,一開始沒甚麼感覺,久而久之就將原生種排擠掉。」

楊懿如說,生態保育上的預防原則,強調防患於未然,只要有潛在危機,就須開始防堵。「外來種防治就是做這件事,一發生就進行防堵,就不會變入侵,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對於已經擴散開來的族群,則必須監測和控制並重,族群密度低的地方是移除,密度高的地方圍堵,不要讓它擴散。

楊懿如重申,從未鼓勵民眾自行移除,強調須由受過訓練的志工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彈射橡皮筋或許容易,困難的是物種辨識不易。」外來種移除人員必須經過訓練,重點在於物種辨識,一些投入防治的社區,志工可選擇實際投入,由研究人員陪同下執行;或協助通報,讓研究團隊掌握資訊。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花蓮縣沙氏變色蜥分析監測計畫
林來瘋(Linsanity)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