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醫療保健→] 爬蟲動物與人之共通傳染病(1-4)......By Birdbrain

爬蟲動物與人之共通傳染病(1-4)......By Birdbrain

爬蟲動物與人之共通傳染病(一)

(一)隱孢子蟲
其實不知道這樣內容的文章要貼在那裡,不過為了向偉大的法大和桑大致敬,所以就貼在法大的版區哦。為了讓內容與變色龍更密切些,特別以變色龍相關訊息開頭。
隱孢子蟲會不會感染變色龍?當然會。其中似乎又以七彩變色龍被檢出感染隱孢子蟲的機率較高。患龍的臨床症狀為極度厭食、精神抑鬱,而且出現難得的嘔吐症狀。由於沒有治療隱孢子蟲的特效藥,所以補充輸液及強迫餵食的支持療法就顯得特別重要。

隱孢子蟲是一種無法以肉眼看見的單細胞原蟲類寄生蟲,包含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及魚類等生物身上,都曾經發現這種寄生蟲(兩棲類是否會感染該原蟲,目前尚無文獻報告,不過有人曾在美國蟾蜍的糞便中發現病原)。由於科學家認為隱孢子蟲缺乏宿主專一性,(專一性的意思就是指該寄生蟲只偏好感染某一種宿主體內)所以不同物種間的隱孢子蟲可能相互傳染。這就說明了為什麼它是人類與爬蟲動物共通的傳染病。

人類若感染這種原蟲,可能出現的臨床症狀類似於流行性感冒,像是發燒、嘔吐、水樣下痢、胃痙攣、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流行性感染的可能原因,大多是飲水受污染,例如在1993年美國的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就爆發估計有37萬人感染的大流行。

一般來說,體質弱,免疫力差的嬰幼兒、老人家、慢性病患、營養不良者或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者,都較易受到隱孢子蟲的威脅。該病原進入人體後,可能潛伏2-12天後才發病,病程有可能長達一個月。由於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隱孢子蟲症,對於免疫力較差的患者來說,甚至有致命的危險。

隱孢子蟲在爬蟲類之間的傳染途徑,是吃入糞便中帶有隱孢子蟲的蟲卵,這也正是可能是傳染給飼主的途徑。根據調查顯示,包含蛇、龜、蜥蜴、變色龍、守宮在內的野生爬蟲動物,體內帶有病原的可能性極高。雖然如此,牠們卻不見得會出現臨床症狀。美國巴爾的摩動物園中,曾經有條蛇在死後解剖時,才發現牠已感染隱孢子蟲長達20年之久。也就是說,這20年來,帶原者不斷的從糞便中排出蟲卵,卻不曾出現任何臨床病症。別問我怎麼知道蛇感染隱孢子蟲長達20年,資料上沒解釋。不過想想看,要是同樣的情形發生你我家裡會有多可怕。

和人類一樣,感染隱孢子蟲的爬蟲類,如果免疫系統不健全,也可能因而致命。處於緊迫狀態,營養不良,感染其他病症,或者近親交配繁衍的爬蟲類,若不幸感染該病原,死亡率自然會增加。排出體外的蟲卵不耐高溫,在攝氏45-60度間的高濕環境下,5-9分鐘內就會死亡。不過在4度的低溫下,蟲卵仍可存活2-6個月。

現今尚無法用血清免疫學的方適,檢查爬蟲動物是否感染隱孢子蟲。直接從爬蟲動物糞便中檢測出蟲卵的機會很低,而且需以特殊染色的方法才容易發現。所以臨床上並不容易檢測自己飼養的籠物是否已被感染。注意個人衛生習慣,才是確保自身及家人健康,以及享受飼養樂趣的不二法門。

由於原蟲種類繁多,像隱孢子蟲就屬於Apicomplexa門,(請注意,分類是由“門”開始),孢子蟲綱的球蟲目,這類寄生蟲的繁殖方法也分為有性與無性生殖。無性分殖的方法有像酵母菌般的出芽生殖,或者行細胞分裂形成裂殖體(schizont→merozoites)。有性生殖則由配子結合成合子(zygote)…這些文字打從十幾二十年前我還是學生時就一頭霧水,您就饒了我吧。不過文中所提到的蟲卵,其實和一般線蟲類寄生蟲的蟲卵有很大不同。原蟲的蟲卵其實是oocysts,是外層包裹厚壁胞子囊的合子,胞子囊內有胞子蟲(sporozoite),當宿主食入具感染力的胞子囊後,囊內胞子蟲便脫囊而出,侵入宿主上皮細胞後,變成滋養體,分裂後便形成裂殖體。

---------------
(二)裂頭絛蟲
我不是寄生蟲學家,大多數爬友對於一些古怪的拉丁字及專有名詞也沒多大興趣,所以請別被文中任一饒舌的名詞卡住文字的流暢性。文章的目的,只是希望提供各位爬友一個疾病概念,所以看到眼睛痛之處請直接跳過。(咦?眼睛痛?小心哦!裂頭絛蟲的幼蟲可是會感染眼睛的哦!)

寄生於動物身上的絛蟲有許多種,常聽到的絛蟲名稱包含了裂頭絛蟲(孟松裂頭絛蟲、廣節裂頭絛蟲等)、犬瓜實絛蟲、有鉤絛蟲、無鉤絛蟲、肥頸絛蟲、胞狀絛蟲、多頭絛蟲等。其中,與爬蟲動物有關的絛蟲,就屬於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以及有線絛蟲(Mesocestoididea)。不過有線絛蟲並不具人畜共通傳染性,所以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中。

裂頭絛蟲的成蟲寄生於魚類、爬蟲類、鳥類及哺乳類。糞便中的蟲卵在水中孵化為六鉤幼蟲,之後被甲殼類的水蚤食入,發育為圓尾幼蟲。水蚤是絛蟲生態史中的第一中間宿主。之後,水蚤又被青蛙等兩棲類,蛇等爬蟲類,水鳥或老鼠、貓、狗、豬或人等第二中間宿主食入,在體內發育為裂頭幼蟲(sparganum)。這些幼蟲穿過腸管,寄生於宿主的皮下、腹腔或肌肉等組織。而被感染的爬蟲類、兩棲類或鳥類,被犬貓等終宿主獵食者吃下後,在腸道內發育為成蟲,具有產卵能力。

裂頭絛蟲的成蟲很少在人體內發展為成蟲,若不幸感染,可能導致維他命B12缺乏性貧血,下痢,急性腸阻塞等病症。反而是裂頭幼蟲對人體的危害較大。曾經有北部某醫院在一婦人的頸部肉芽腫塊中,發現裂頭幼蟲的病例。隨著裂頭幼蟲移行的部位而異,患者出現的病症也有所不同。根據中國大陸的一份統計資訊,感染裂頭幼蟲的患者,以眼部病變的發生率高居第一(45.6%),胸部、乳房、腹壁及四肢等皮下表淺層感染率佔次位(31%),口腔顏面佔第三(20.1%),感染腦部及內臟的比例較低。

人類感染裂頭絛蟲的途徑大致可分為三種:食用被感染的生魚片,或未經煮熟的魚肉、蛙肉或蛇等爬蟲類之肉;誤飲用含水蚤的不潔飲水;一些將生蛙肉貼在患部,傳言有解毒功能的名俗療法。看起來好像和自家飼養的爬蟲寵物沒什麼關係,不過既然這些可愛的兩爬動物可能為裂頭絛蟲的中間宿主,凡事還是小心點好。再加上家裡若還養了狗或貓,那天守宮、蜥蜴莫名其妙的消失在一臉津津有味的狗貓面前,牠們的便便可就得特別小心了。

爬蟲類若感染絛蟲會有什麼症狀呢?其實牠們和人類一樣,都屬於裂頭絛蟲的中間宿主,所以大多數也是受裂頭幼蟲移行至皮下、肌肉、口腔等組織所危害。不過如果蛇或大型爬蟲類把體內帶有裂頭幼蟲的老鼠吃下肚子,有沒有機會變成終宿主呢?的確有報告指出蟒蛇、鬆獅等爬蟲動物也可以成為絛蟲的終宿主,但由於沒註明其絛蟲的學名,所以我無法在此確定指的是那一種絛蟲。

-------------
(三)沙門氏桿菌

其實沙門氏桿菌是爬蟲類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原。因為太重要了,相信大多數爬友都聽過它,所以沒在第一篇文章中介紹這種細菌。

對於爬蟲類來說,沙門氏桿菌可能是牠們腸道內的常在菌。所謂常在菌,就是指正常狀況下就帶有的菌種,並不會使宿主因而發病。像是人體內的大腸桿菌,就算的上是一種常在菌。雖然說沙門氏桿菌有超過2000種以上的不同血清型,但公衛專家認為,所有的沙門氏桿菌,都可能造成人類生病。

沙門氏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短桿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從爬蟲動物身上培養出將近1000種不同血清型的沙門氏桿菌。對於身體健康的爬蟲類來說,並不會因為體內帶有這些細菌而生病。不過科學家們仍懷疑,爬蟲類的一些肺炎、肝炎、腎炎、腸胃炎、敗血症等病症,即使沙門氏桿菌並非為原發性病原,但與繼發性感染仍脫不了關係。

講白話一點,就比如家裡(爬蟲動物)住著一個投機的惡霸(沙門氏桿菌),平時看似安份守己,一旦家裡遭小偷(其他感染或緊迫),這個惡霸就開始放火拆牆(爬蟲動物出現病症)。不僅如此,惡霸還會跑到鄰居家搗蛋(咱們爬友的健康也受威脅)。

1970年間,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發現,在人類感染沙門氏桿菌的所有病例中,有30%與爬蟲類有關。美國食物藥物管理局更是在1975年時,立法禁止販售背甲小於10.2公分以下的活龜,也不允許販售龜蛋。同時建議五歲以下的幼童不可觸摸爬蟲類。

沙門氏桿菌對於嬰幼兒,老年者、慢性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者,免疫機能不全者來說,特別具有殺傷力。舉例來說,愛滋病患感染沙門氏桿菌的比例,是正常人的六十倍。人類若感染沙門氏桿菌,最常出現的症狀為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燒。拖延病情還可能出現脫水、血便、腸穿孔、關節炎等病症,甚至引發敗血症而危及性命,或者演變為腦膜炎,治癒後仍有後遺症。

--------------

(四)其他細菌

除了沙門氏桿菌外,其他較常從爬蟲動物身上傳染給人的細菌病原,還有弧菌、克雷伯氏桿菌、沙雷氏菌、耶辛尼氏菌、產氣單胞菌、檸檬酸桿菌、變形菌等腸內桿菌,丹毒菌、假單胞菌、分支桿菌等病原(campylobacter、klebsiella、serratia、yersinia、aeromona、citrobacter、proteus、erysipelothrix、pseudomonas、mycobacterium)。
這些細菌,可從生病,或者毫無症狀的爬蟲動物身上分離。也許爬蟲動物的外觀看似健康,卻可能使人生病。

人類感染弧菌、克雷伯氏桿菌等腸內菌時,可能出現嘔吐、噁心、下痢、腹部絞痛及發燒等臨床症狀。尤其又以幼童的症狀較為嚴重。此外,這些病原也可能感染家中狗貓等寵物。

多種感染人類的分支桿菌,都可從爬蟲動物身上分離出。例如M. marinum、M. avium以及M. tuberculosis(結核桿菌)。爬蟲動物感染這些桿菌時,肺臟、肝臟、脾臟、皮膚或皮下、口腔,甚至骨骼、腦神經系統,都可能出現肉芽腫結節病灶。同樣的,人類也可能出現此類病症。傳染途徑多半為吸入或食入病原,或者被爬蟲動物咬傷或抓傷所致。

為了避免得到這些人畜共通傳染病,以下事項是每一位爬蟲動物飼養者應注意的事項:
1. 每次接觸完這些動物之後,務必將手徹底洗乾淨。更不可與牠們親吻。
2. 除了定期清掃爬蟲動物居住的籠舍或排泄物外,工作時最好戴上手套。把玩及清掃時,也不可進食或喝東西。
3. 別帶爬蟲動物進入廚房、餐廳等料理食物的場所。也不要用浴缸或洗臉盆浸泡爬蟲動物。
4. 別養懵懂的孩童,單獨與爬蟲動物相處,或者觸摸牠們的飼養空間。
5. 不要讓家裡其他寵物,從爬蟲動物的碗裡進食或喝水。
6. 不可輕忽不慎被爬蟲動物咬傷或抓破皮的傷口。
7. 定期帶爬蟲動物至專業的獸醫院身體檢查。
8. 不要飼養具毒的爬蟲類。
9. 最好向聲譽良好的寵物店購買人工繁殖的爬蟲動物,不要購買野生動物。

[ 本帖最後由 Sunny 於 2006-11-23 13:58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